今天去参加了一下WebRebuild-重构人生 北京站 年会。

@webrebuild

webrebuild.org第四届年会-北京站[2010.07.17]

[]: http://webrebuild.org/y/beijing/2/

来自德国的 Klaus Birkenbihl() 老大爷讲的是 Data On The Web(),主要介绍了下语义网。他举了个 tripit ()的例子。这个网站是个帮助你安排旅程的网站,你设定好你的旅程安排后,它会给你推荐合适的机票,酒店等。但这个网站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来源。手工维护数据库太麻烦。如果机票,酒店网站提供类似webservice的服务倒也不错,但这种情况很少。再就是用爬虫抓取数据了。面临的问题就是每个网站的网页结构差异很大,数据混杂在html标签中,要抽取有用的数据很麻烦,针对各个网站专门定制规则的话,维护成本有太高,网站页面布局一改变,程序就得重来。老大爷把这种工作与西西弗斯推巨石的工作类比。西西弗斯触怒众神,被惩罚推巨石到山顶。但他每每把巨石快要推到山顶的时候,石头就滚下来了,又得重来。众神认为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严厉的惩罚。但程序员何罪之有,要遭受西西弗斯式的惩罚?程序员要从这种工作中解脱就只能期待语义网的普及了。提问的时候,我问了下老大爷,按照他最乐观的估计,语义网被普遍应用大约要多长时间?老大爷说,看这个普遍应用的定义了。但从广泛性上来讲,现在很多大网站都已经尝试了,很多用户其实已经接触了。比方说facebook推出的那个“赞” 的按钮,就是语义网的一种尝试。如果是大多数网站都接受这个概念并应用,那估计还需要个三四年。

PS:感谢老大爷在抽奖的时候抽中了我,得了一件XXL的大T恤。

来自D-Link的蒋定宇(台湾)(@josephj6802)分享了一下如何 建立团队前端开发环境。介绍了许多建立前端开发环境的工具和经验。
他的博客:  可惜他的ppt我没能在网络找到。只能等webrebuild官方公布吧。
补充: 定宇的ppt (感谢 裕波 提供 2010.7.25 )
他主要分享了几点:
1.用fiddler()来解决前端开发中各种环境(开发,测试,正式)之间切换带来的问题。后端开发中我们用maven的profile来解决这个问题。但前端中我一直没找到好的方法,一直用比较原始的改host文件的方式。这个软确实不错,但可惜fiddler不支持Linux。
2.对前端的代码用jslint和code sniffer来作语法检查。
3.模块化开发。不过这点后面的张克军的分享更全面,更有实战性。

 

来自Opera的谢子斌(马来西亚)(@zibin) 分享了一下

下面是他的幻灯片:
http://www.slideshare.net/zibin/zibin-webrebuild-beijing

博客:
他提到了一个手机页面的debug工具--Dragonfly,可以直接从电脑上连接手机(当然需要手机opera)进行页面的debug。

 

来自腾讯的范俊豪()分享了 网页性能优化之路。给大家演示了几个腾讯内部团队制作的用于优化网页性能的小工具。

 

来自豆瓣的张克军(@kejunz) 分享了豆瓣的前端基础架构框架,我觉得这个框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模块化,从前端到后端。
他的幻灯片在他的博客上公布出来了:
模块化设计这点上我也是深有感触。当初在公司做CMS的时候也尝试过这个,但最后失败。原因有很多,但主要的有几点:
1.公司内部从上到下要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。UI设计,产品策划,前端工程师,后端工程师,都要接受模块化的约束,从策划到设计到开发,都要考虑模块化,带着枷锁跳舞,但还要跳好。老板要眼界长远,开发团队要相对问题,持续推动这个事情。
2.产品要形成稳定的界面风格。这点也很重要,毕竟模块化要牺牲一部分灵活性。张克军举了一个Hello Kitty的例子。所有的Hello Kitty都是由固定的模块组合起来的,但这点丝毫没有影响Hello Kitty的多样性。但你不能要求用Hello Kitty的模块来组合一个大力水手,或者变形金刚。Hello Kitty就是Hello Kitty,它的界面风格很稳定,如果模块需要变化就说明要做的不是Hello Kitty了。网站也一样,这点上豆瓣做的比较好。

 

最后神秘人士彪叔(最初不在日程安排单上)出现,分享他对各种浏览器解析网页的认识。由于时间紧迫,演示有点匆促,有些细节没有看清楚。浏览器对DOM的解析方式不同,导致了页面在不同的浏览器下的不同渲染效果。这也是让众多前端开发人员头痛的事情。只有深入理解了浏览器的内部原理了,才能在解决各种浏览器兼容问题是游刃有余,不会被浏览器的各种小bug卡住。不过他的演示文档我没有找到。

总的来说收获颇多。技术上的这些东西或新意也不多,有些早接触过,有些会后看看幻灯片什么的也都能了解到。但众位嘉宾对技术的精益求精,还有他们的分享精神确实值得佩服,也感染到了我。整体上来说,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的工程师们已经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鲜明文化特色。

本人的twitter: @jolestar